咨询电话

400-6887110

  • 首页

  • 关于全一

  • 解决方案

  • 产品中心

  • 合作案例

  • 媒体中心

  • 联系我们

MEDIA CENTER

媒体中心

19/

07月

2021

总结交流立法经验 优化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2021-07-19 10:50

■林鸿潮 刘文浩

应急管理地方立法是我国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

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地方立法工作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各地陆续制修订了一些应急管理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涌现出一批应急管理地方立法的优秀范例。在此背景下,中国政法大学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从2020年9月开始组织筹办应急管理地方立法优秀案例推广交流活动,向全国各地开展了应急管理领域相关地方立法的实务部门发出号召,接收各地各类型的地方立法优秀案例推荐,并于2021年5月15日在北京主办了首届“应急管理地方立法优秀案例交流研讨会”,来自应急管理部、各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的立法实务工作者以及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莅临会议,对在本次案例推广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广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等十个地方立法优秀案例进行经验分享和案例点评研讨。会后,通过新闻媒体报道了这些优秀案例的出台背景、特点、可以从中吸取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应急管理地方立法的社会影响力。

此次应急管理地方立法优秀案例推广交流活动,对于推动地方立法乃至应急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发挥了积极作用。

案例推广交流活动为地方立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经验交流平台,弥补了机构改革后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缺乏立法交流和经验借鉴平台的不足,通过对应急管理领域的综合性立法、针对特定类型突发事件的立法以及针对应急管理专门环节的立法等地方立法文件的分享和研讨,促使各地的立法实务部门进行学习反思和取长补短,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地方立法质量,发挥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立法积极性和创造性,用立法引领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同时,案例推广交流活动加强了学术界对应急管理地方立法工作的支撑,专家学者的点评和研讨为地方立法今后的修订完善提供了参考建议,也为地方应急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

此外,应急管理地方立法的重要作用是将国家层面的立法予以精细化,通过开展案例交流进行经验推广,一些地方立法的精准化规定和创新性做法不仅能够满足基层的应急管理需求,也能为应急管理领域的国家立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进而提高应急管理领域的整体立法水平,提高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法治保障能力。地方立法优秀案例面向社会的推广更切实提升了应急管理地方立法的社会关注度,使社会公众提高对应急管理地方立法的关注度并加强学习,产生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通过开展应急管理地方立法优秀案例推广交流活动,我们也看到,除了有一批地方立法的优秀案例能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外,还存在一些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应急管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许多专家学者也指出了目前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地方立法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当前仍有个别地方立法存在重复立法、沿用照搬上位法的情况,缺乏制度亮点,不能够根据应急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并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治理需求进行立法,立法针对性不强;部分地方立法的内容精细化程度不够,欠缺对应急管理领域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研判和精准针对,导致立法的可操作性不足;一些地方立法逻辑不明,缺乏体系性,存在与上位法相冲突、与其他领域的法律无法有效衔接等问题。

对此,本次案例推广交流活动推举出的一些优秀案例为各地应急管理地方立法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有益启示。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地方立法水平,建议在今后的地方立法工作中从因地制宜、系统精细、增强体系性和逻辑性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因地制宜开展立法工作。地方立法必须符合应急管理的科学规律并与地方应急管理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体现地方立法特色,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切实满足基层应急管理的需求。《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采用“三合一”的创新立法模式,立足广东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系统性规定台风灾害的应急管理,不仅大大节约了立法资源,也体现了因地制宜立法的原则,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进行系统精细立法。在精准研判本区域应急管理重点制度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考虑新技术的介入及其使用条件等,增强立法的创新性。《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聚焦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从具体化的制度切入社会风险规制领域,都体现了精准立法的原则,对于其他地方的立法具有示范作用。

增强应急管理地方立法的体系性和逻辑性。首先,要符合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的立法逻辑和整体架构设计,加强地方立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层面应急法律的衔接;其次,要与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做好制度衔接,特别是注重与《民法典》《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衔接;再其次,未来的地方立法中要增加党的领导相关规范,重视党政同责,完善地方党内法规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

解决方案

安全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消防

智慧用电

安全生产信息化

产品中心

智慧物联

合作案例

项目案例

媒体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关于全一

全一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实力

企业文化

联系全一

商务合作

400-6887110

24小时服务热线

©2012-2025 河南全一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2228号-1     营业执照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