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
2021
2021-07-13 14:32
6月29日至7月2日,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专项督导核查第五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核查。督导核查组深入企业一线,发现不少问题隐患,反映出一些企业既没有划好安全红线,也没有守牢安全底线。
无人携带报警器
演练装备不齐全
“有没有人携带便携式有毒气体报警器?”在安徽海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液氯库门前,督导核查组人员问。在场的5位企业员工无一人回答,也无一人拿出便携式有毒气体报警器。
进入液氯库后,督导核查组看到,液氯储罐区无“剧毒品”标识,液氯储罐出口管道弹簧支架失效,涉氯管道、阀门部分锈蚀比较严重。督导核查组专家又登上液氯储罐上方平台进行检查,发现平台上仅安装了一部斜梯和一个通向液氯卸车区的推拉式疏散门,通向外部的门锁无法打开。
在甲苯罐区,督导核查组提出模拟甲苯罐区发生火灾,检验企业日常演练效果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开始后,该企业工艺处置队仅1人到场且不清楚职责,企业专职消防队虽有3人到场,但防护装备不全。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沫河口工厂。在模拟乙醇储罐发生火灾时,该企业工艺处置队无人到场,企业专职消防队到场后,未按灭火疏散预案程序和内容开展灭火演练,且个人防护装备也不齐全。
在查阅该企业有关材料时,督导核查组发现,该企业储运中心酒精罐区混配岗位操作规程中缺少重大危险源储罐液位、压力等关键工艺指标的报警值、联锁值等,无联锁系统信息。
数值超标未报警
评估报告漏洞多
7月1日上午,督导核查组采取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的方式,对中国石化安徽蚌埠石油分公司油库开展检查。
该企业有3个罐区,共16座油罐,总库容59000立方米,为二级油库。督导核查组现场检查发现,罐区部分可燃气体报警仪远离可能发生泄漏的区域,安装位置不合理;乙醇罐区防火堤内人体静电释放装置为非防爆型,且视频监控未实现罐顶全覆盖。
检查完该企业,督导核查组指出,同类企业要从此次检查出的问题中举一反三,在此前对标自查的基础上,再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
7月1日下午,督导核查组来到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检查。一到企业,督导核查组专家就发现氨水撬块旁一台有毒气体报警器现场显示200PPM以上,工作状态显示为正常,而该数值已超过企业设置的二级报警值数倍,报警器却未报警,且报警信号未接入控制室。
在企业提供的《液氨储罐区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2020年7月)》中,督导核查组专家发现了包括液氨储罐储量计算时未按要求选取液氨储罐容积系数,无外部防护距离判别依据、结论等问题。督导核查组现场对出具这份评估报告的安徽超美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资质进行了查询,发现该机构2020年底的安全评价机构资质延续认可未通过。对此,督导核查组要求企业委托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尽快进行重新评估、备案。
在开展模拟液氨储罐泄漏的应急演练中,该企业同样暴露出不少问题。企业专职消防队到场后,未进行侦检、未划分警戒区;部分抢险救援人员在未穿防化服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液氨储罐防火堤内;工艺处置队和企业专职消防队配合不熟练、流程混乱。
针对检查出的问题,督导核查组强调,安全生产抓在平时、落在细节,企业要根据工作部署真查、真改,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紧盯问题不放松,督促企业尽快完成隐患整改。
24小时服务热线
©2012-2025 河南全一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2228号-1 营业执照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736号